2017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预测
机器人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:(1)青铜时代-关在牢笼里的机器人;(2)白银时代-人机协作和人机融合;(3)黄金时 代-机器人文明。目前全球机器人处于青铜时代和白银时代的对接期,软硬件技术突破带 动 AR/VR、狭义 AI 与机器人(无人机)的技术融合。
2015年全球机器人行业及相关服务市场规模已达到710亿元,未来4年的CAGR为17%。 细分来看:(1)机器人系统领域,即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,将于 2019 年增长至 320 亿美元。(2)机器人相关服务行业,即程序管理、教育培训、硬件安装、系统集成和服 务咨询等,2019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 320 亿美元。(3)机器人系统软硬件支持,即服务器、 存储器、控制系统、网络架构以及机器人应用程序,市场规模也将快速增长。
从区域市场来看,亚太地区将占据全球机器人市场消费的 65%以上。欧洲、中东 以及非洲地区(EMEA)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机器人市场,其 2015 年市场规模为 146 亿美元;美洲地区的机器人市场以 97 亿美元位列第三。 从下游应用行业来看,配件制造以及流程制造行业是推动机器人行业消费的主要动 力。2015 年配件制造的市场规模占据市场总量的 33.2%,流程制造占比 30.2%。 未来三年内,资源开发、医疗健康以及交通运输将占据机器人消费的主导地位。 根据 IFR 的数据,2015~2018 年全球机器人保有量将年均增长 15%,2018 年 保有量将达到 230 万台。其中,2015 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 24.8 万台,5 年 CAGR 达到 15.5%;2014 年个人/家庭服务机器人和专用服务机器人的销量分别为 470 万 台和 2.4 万台,4 年的 CAGR 分别为 20.6%和 12.7%。未来每个人拥有的机器人数 量或许超过 10 台,如汽车机器人、“VR+阿凡达”、宠物机器人、性爱机器人、虚拟助手等。
截至 2015 年末,国内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到 1,026 家;2015 年中国机器人行业本体业务规模总 体呈现增长态势,但 70%以上的企业的本体业务处于亏损状态。工业机器人方面,沈阳 新松、埃夫特、广州数控、哈博实、新时达、埃斯顿和巨一焊接等一批本土机器人制造 骨干企业得到快速成长;服务机器人方面,骨干企业主要有科沃斯、康力优蓝、纳恩博、 风行天下、优必选等。
现在的机器人只能在结构工作环境下做程序化、规定 性的工作,而目前的技术下,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十分有限。机器人的作业能力(灵巧性 等)、自主决策能力、交互能力等未来突破的关键点。预期下一代机器人产品:(1)工业 机器人的下一代是人机协作、人机共融;(2)服务机器人的下一代是高智能(AI)。
一、工业机器人
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,核心功能在于焊接与钎焊。其中,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包括减速机、伺服 电机、控制系统等,其中减速机、伺服电机合计占到总成本的 50%以上。(1)从应用行 业来看,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、电子/电气、金属、塑料及化学品、食品饮料、烟 草等行业,其中尤以汽车行业为重。(2)从应用功能来看,工业机器人的功能主要包括 焊接及钎焊、搬运/上下料、装配及拆卸、胶封、加工等,过去以焊接及钎焊为主,目前 这一功能的占比正在下滑。(3)从需求市场来看,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,是工业机器人 应用的核心市场,并且未来需求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
目前超过 90%的工业自 动化作业是传统机器人无法完成的,包括机械管理(Machine Tending)、备料、装货卸 货、包装等还未实现完全自动化。人机协作机器人可以部分弥补传统工业机器人的不足, 完成机械管理等工作。另外,搭载工业机器臂的移动机器人可能也是下一个工厂发展的 主要方向之一。
二、服务机器人
相比工业机器人,在服务机器人产业链中,软件提供商、操作系统、云服务平台、供应 链平台、开源软件/硬件平台以及面向终端用户的第三方服务商等作用关键。因此,以深 度学习为基础的 AI 技术在服务机器人中的应用更为显著。从联网、智能到自主,语音交 互、NLP、人脸识别、场景理解乃至更高级的自主行为规划、多主体协同等,都将是高级 服务机器人的必备技能。未来的服务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从虚拟世界联系物理世界的重要载体,使人类辅助终 端从 PC、智能手机只变成“人格化”智能自主平台。PC 和手机的大发展依赖于操 作平台的统一,未来服务机器人同样可能基于某几类平台,快速增加应用。
2014 年个人/家庭服务机器人和专用服务机器人的销量分别为 470 万台和 2.4 万台。预 计 2015~2018 年期间,个人/家庭用服务机器人的全球销量将高达 2,590 万台,市场规 模达到 122 亿美元,超过 2014 年市场规模的 5 倍;专业服务用机器人的销售量会增加 到 15.24 万台左右,市场规模会上升至 196 亿美元,接近 2014 年市场规模的 5 倍。预计到 2025 年医疗类、增强人体机能类和家用类等服务机器人,每年将产生 1.1~3.3 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。
2015 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85 亿元,预计未来 5 年 CAGR 可以达到 17%,那么到 2020 年全国市场需 求可以达到 186 亿元。国内服务机器人应用领域和产品主要集中在清洁机器人、教育机器人、娱乐机器人、医疗机器人和安防机器人。其中,清洁机器人已初具规模, 市场容量在快速扩张。我国目前每周注册4~5家机器人企业, 全国共计有 2,000 多家机器人企业。全国机器人公司中有 70%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,已有核心技术产品的公司中多数为桌 面小型机器人,真正可以生产大型机器人并有成品的公司寥寥无几。国内能够生产 出体型超过 1 米的机器人公司不超过 10 家,而其中尚没有企业能批量生产供货(即 出货量达到 1,000 台以上)。在手术机器人方面,尽管国内企业面临直觉外科 的专利封锁等困难,但天智航、哈工大和天津大学等机构已经有所突破。其中,天智航骨科机器人已拿到全国首个手术机器人注册证;哈工大将主要开发主从一体型手术机器人,目前已经做到第三代产品。 |